-
丙肝的预防
丙型肝炎是一种主要经血液传播的疾病,丙型肝炎病毒(HCV)慢性感染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目前丙肝的预防尚无疫苗可用,这是因为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变异性较大,体内产生的中和抗体难以应付不断出现的大量新病毒毒种。因此,目前丙肝的预防更加强调主观能动性,重点在于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早期诊断和治疗已经感染丙肝病毒的患者(传染源)。具体包括:
第一,取缔非法采供血,要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不能乱输血。需要输血者应采用正规血液中心供应的血液和血制品。尽量减少输血,可输可不输的血,尽量不输。国外资料表明,输志愿供血者的血,丙肝发病率为5%-13%,而接受职业供血者的血,丙肝发病率高达25%-51%。
第二,继续强制推行对献血员和器官捐献者做丙肝病毒抗体(抗-HCV)筛查,必须是阴性者才能献血或捐献器官。所有血液和血液制品一定要保证没有丙肝病毒的存在,不可将血液当补品随意输入,也不可输入献血者刚抽出的鲜血。
第三,夫妻如果计划要小宝宝时,在怀孕前双方做一次丙型肝炎病毒标准物检查。如在母亲进入围产期时查出阳性,也要尽可能地降低母婴传播的危险性。婴儿出生后2-6个月,要检查两次HCV-RNA。
第四,每个输血后的病人,要定期查肝功和抗-HBC。发现肝大、肝脏脂肪病变后,要查抗-HBC。因为丙肝的特点之一就是发病后即使到了肝硬化程度也可以出现肝大、脂肪肝,这往往会误导经验不足的医生按脂肪肝进行处理,而不去做进一步的检查。
第五,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提高防范意识。不要随便扎耳朵眼、文身、文眉、文眼线。如果家庭成员或同事中有人得了丙肝,不要紧张。只要不共用牙刷、牙杯、牙签、剃须刀等卫生用具,完全可以预防。托儿和餐饮业加强卫生管理,严格消毒食具、用具,幼儿实行一人一巾一杯。如果丙肝病毒感染者出血,应该用消毒剂擦干净,不要污染他人的用品。栏目:科室动态 发布时间:2014-01-23 来源:感染科 作者: 点击数:339次
-
流行性腮腺炎健康教育
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是以发热、出血倾向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高,危害极大。宿主动物和传染源:主要是小型啮齿动物、包括姬鼠属(主要为黑线姬鼠)、大鼠属(主要为褐家鼠)、田鼠属、仓鼠属和小鼠属(小家
栏目:科室动态 发布时间:2013-12-24 来源:感染科 作者: 点击数:788次
-
手足口病健康教育宣传资料
1、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是婴儿和儿童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可防可治。世界各地都有手足口病的散发和爆发,以夏季和早秋较常见。该病以发热、口腔溃疡和疱疹为特征。初始症状为低热、食欲减退、不适并常伴咽痛。发热1 -2天后出现口腔溃疡,开始为红色小疱疹,然后常变为溃疡。口腔疱疹
栏目:科室动态 发布时间:2013-11-21 来源:感染科 作者: 点击数:386次
-
水痘的健康教育指导
水痘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出疹性疾病,大都骤然起病,往往先表现为身上出现皮疹,同时也可伴有发热,较大的孩子会诉说不舒服,较小的孩子则表现为烦躁不安或精神委靡。皮疹以躯干、头皮、颜面及腰部多见,四肢远端相对稀少,手掌、足底更是少见。初起时皮疹为红色小疹,呈斑片状或突出于皮肤表面形成丘疹,,稀疏分散而不聚集
栏目:科室动态 发布时间:2013-11-21 来源:感染科 作者: 点击数:918次
-
病毒性肝炎病人的健康教育
肝炎是肝脏的炎症。肝炎的原因可能不同,最常见的是病毒造成的,此外还有自身免疫造成的。酗酒也可以导致肝炎。肝炎分急性和慢性肝炎一、饮食的指导:急性肝炎应给予适合病人口味的清淡饮食,流质或半流质,食欲好转后给予营养丰富食物。鼓励多饮水,以促进代谢产物及毒素的排泄,多吃水果与新鲜蔬菜,供给足量的维生素及碳
栏目:科室动态 发布时间:2013-11-21 来源:感染科 作者: 点击数:454次
-
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就诊指南
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是医院重点专科,2012年评为四川省医学重点专科和全国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临床基地,担负着全市传染病人的定点收治及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院前救助工作,尤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细菌性食物中毒、细菌性痢疾、霍乱、SARS、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流行期间,一次次赶
栏目:科室动态 发布时间:2013-10-12 来源:感染科 作者: 点击数:117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