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世界献血日,我说说我的献血故事。
我从大学毕业以后开始无偿献血,到现在已累计献血5000ml。
最有意义的两次献血,一次是我儿子上小学的时候,给他庆祝生日我带他去献血;另一次是我50岁以后,给我所治疗的病人献了400ml血。
那是我们收治的一个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61岁,严重的肾性贫血,血色素仅仅52g/L(正常120-160g/L),病情较重,根据诊疗指南应该输血治疗。当时血源紧张,只能互助献血——家人献血,患者才能输血,而且家人献多少,才能给患者输多少。他唯一的儿子献了400ml,但这个量对患者来讲杯水车薪;老伴年岁大了,身体也不好,无法献血;老伴求遍了所有的亲属,都以各种理由拒绝。其子无奈,拿着现金在献血车边的大街上足足等了一天也没有一个人伸出援手。
上午查房我了解到这个情况后,下午就为他献了400ml血,后来经过输注铁剂等治疗,病情明显好转。
毫不夸张的说,像他这样幸运的患者并不多。
这两年,我用自媒体的影响力,成立了天津市滨海新区无偿献血者联盟,召集志愿者定期献血。
爱心是可以传染的。现在我的儿子也开始无偿献血,而且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同学也开始了无偿献血。
我是一名医生,既了解血液对一个患者的重要性,又知道适量献血对身体无害。最关键的是,我也是一名无偿献血的践行者,医生献血,既有说服意义,更能打破有关献血的谣言。
我们的传统认识对“血”的误区太多,似乎献一次血就伤了“元气”,所以“惜血如命”。临床上为了检查,多抽几管血就被患者大骂的案例比比皆是。这种误区是自愿无偿献血者稀少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一次我献完血后去打羽毛球,球友们觉得不可思议,当然,这些球员不是医务人员,他们认为献了血就爬不起来了,怎么还能打球?
他们甚至跟我讲他们单位的献血故事:他们是国企,上面摊派了献血名额,没有人主动报名,领导无奈,就采用最原始最公平的办法——抓阄,符合条件者必须参加抓阄。有个别抓中者担心献血损害健康,于是私下出钱求经济困难者代替献血,出价最高者竟然达到5000元!
红细胞的平均寿命为四个月,白细胞和血小板寿命更短,寿命期满后,衰老的血细胞就会被清除。这如同俄罗斯的军火,不在战场上用掉,到期也会被销毁。所以,定期献血对身体无碍是有理论依据的。
献血并不是轰轰烈烈的大事业,我的信条只是力所能及的帮助别人。我不敢说,献血对身体有益,但能肯定的说,献血是无害的。
献血就是把我们身体内多余的血液赠送给他人,而使他人的生命得以延续。作为医生,我用医学知识和自身体会郑重告诉大家,无偿献血,帮助别人,对己无害。请伸出你的手臂,奉献爱心,升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