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险万分!自贡市一医院成功治疗一例感染性心内膜炎
发布时间:2022-08-12 来源: 作者: 点击数:次
42岁的刘女士因为走路累,通过彩超发现有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瓣大量反流,医生建议她手术治疗。因担心手术风险大选择回家调养,不料回家后感冒、反复发烧、精神萎靡,在当地卫生院予以输消炎药治疗半月后,仍不见好转。心急如焚的她来到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心胸外科主任、副主任张远强查看患者情况后,强烈建议刘女士立即住院治疗。
入院后测量体温,高达39摄氏度。随即医务人员对刘女士完善血培养检查。报告显示细菌(革兰氏阳性球菌),同时立即复查心脏彩超。结果让医生都吃了一惊。刘女士的主动脉瓣膜上全是赘生物,室间隔、二尖瓣上也有很多赘生物。刘女士发热的原因找到了——感染性心内膜炎。刘女士随时可能出现赘生物脱落,从而造成脑梗塞、外周动脉栓塞等的可能。 张远强立即组织麻醉科、手术室重症医学科、心内科等相关科室紧急会诊,建议刘女士尽快进行手术治疗。在与刘女士及家属沟通,并做好各种抢救措施及预案后,胸心外科团队在体外循环下为刘女士进行手术治疗。术中探查发现主动脉瓣膜上、室间隔二尖瓣上都有较多的赘生物。 面对如此复杂的情况胸心外科团队沉着冷静,彻底清除了所有赘生物的同时为刘女士进行了主动脉瓣机械瓣膜置换术。整个手术过程非常顺利,术后刘女士体温立即恢复了正常,精神状态也立即好转。在术后继续巩固抗感染治疗,4周后康复出院。术后定期复查显示,刘女士各方面情况恢复得很好。 张远强介绍到,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非常凶险的疾病,它是指由细菌、真菌或其他病原体感染而导致的心瓣膜或心室壁内膜的炎症,赘生物就是里面包裹形成的病原菌,破坏力极强,瓣膜是最常受累的部位,但也可发生在腱索、瓣环或心壁内膜,死亡风险性极高。感染性心内膜炎早期会出现发热、乏力、持续低烧、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等情况,如有异常,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
最新动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