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骨关节炎?
骨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本病在中年以后多发。临床上以关节肿痛、骨质增生及活动受限最为常见。
2、骨关节炎的发病情况是怎样的?
骨关节炎多在中年以后发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女性在绝经期以后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肥胖患者关节负重增加,常较早发生骨关节炎。某些特殊职业如矿工由于长期处于半蹲或蹲位,且需用肘关节,而引起膝、肘关节骨关节炎发生增加。
3、骨刺是怎么形成的?
关节软骨覆盖于关节面上,像衬垫一样,保持关节面的平滑。疾病、创伤、活动过度或磨损均可造成软骨损伤,使其平滑的表面受损并变得粗糙。我们的机体试图通过生成新骨修复损伤,但适得其反,常常以骨赘(骨刺)形成增生,造成关节活动受阻并引起疼痛。此时软骨下面的骨开始变形,关节间隙变窄,出现关节无力、活动不便、疼痛、僵硬和发炎等症状。
4、骨关节炎有哪些症状?
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或不稳;活动时或疲劳后疼痛加重,休息后缓解;有时开始活动时有僵硬感及疼痛,但稍加活动后,疼痛反而减轻。关节活动有摩擦感,当软骨脱落成为关节内游离体时,患者有关节的突然绞锁(关节卡住了的感觉)。
5、到了更年期女性的关节有什么变化?
更年期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孕激素比例失衡,可导致关节软骨的损伤和破坏,同时骨量的丢失明显加速,容易导致骨质疏松,从而加速骨关节炎的发生。反过来因骨关节炎所产生的疼痛、患者不敢活动患肢,亦会产生或加重骨质增生,如此产生恶性循环。因此,女性更年期更要注意对关节的保护,同时要治疗骨质疏松。
6、骨关节炎患者如何自我保健及锻炼?
要注意一下几点:
(1)不宜爬山或减少爬楼梯;
(2)避免蹲马步,下蹲时扶物借力;
(3)提倡骑自行车代步及游泳;
(4)关节部位要保暖,避免着凉受潮。
7、通过锻炼能磨掉骨刺吗?
有些老朋友总是希望通过锻炼来把骨刺磨掉。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因为骨刺本身是关节慢性磨损、退变而形成。不当的锻炼非但不能磨掉骨刺,只会加大磨损、加重骨刺的形成。
8、爬山或者爬楼梯对老年人的膝关节是否有益?
膝关节的负荷随人体的运动和步态方式有很大的变化,爬山或爬楼梯时,关节负重是正常时的4-5倍。因此,患有骨关节炎的中老年人必须走楼梯时,一定要扶着栏杆或墙壁,不要跨步上楼梯,要等双脚全部在一个台阶上后,再走下一步,减少关节的承重。在生活中,提醒骨关节炎的中老年朋友,莫要将爬山或者爬楼梯当成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
9、骨关节炎的治疗方法有那些?治疗目标:
治疗的目的在于缓解疼痛、阻止和延缓疾病的发展及保护关节功能。治疗方案应依据每个患者的病情而定。
一般治疗:
①患者教育:使患者了解本病的治疗原则、锻炼方法,以及药物的用法和不良反应等。
②物理治疗:包括热疗、水疗、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针灸、按摩和推拿、牵引等,均有助于减轻疼痛和缓解关节僵直。
③减轻关节负荷,保护关节功能。
药物治疗:①控制症状的药物
a.非甾类抗炎药(NSAIDs)。
b.其它止痛剂。
c.局部治疗:包括局部外用NSAIDs药物及关节腔内注射治疗。
关节腔内注射对减轻关节疼痛、增加关节活动度、保护软骨有效,治疗效果可持续数月,适用于对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者。
改善病情药物及软骨保护剂
外科治疗:
对于经内科治疗无明显疗效,病变严重及关节功能明显障碍的患者可以考虑外科治疗。
10、如何预防骨关节炎
科学饮食,避免肥胖肥胖与骨关节炎关系最为密切。
预防骨关节炎首先要从保持理想体重开始,从年轻时开始,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量要少,少喝含糖饮料,多摄入富含淀粉、纤维素和维生素的食物。
适度运动,保护关节
高强度的锻炼或劳动、不正确的行坐姿势以及关节创伤等能加速关节的退行性变,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必须随时注意保护关节。尽量避免久坐久站,适时做关节的舒展运动,少穿高跟鞋,少做频繁登高运动,慎防跌倒扭伤。不过,缺乏锻炼同样可造成关节过早退变,适当的锻炼,比如慢跑、游泳等对预防骨关节炎同等重要。
均衡营养,补充钙剂
骨质疏松是骨关节炎发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保证摄入充足的钙和维生素D,减缓骨质疏松的发生,从而对骨关节炎起到预防作用。
◆适合骨关节炎患者的体育锻炼有以下三种。
1.增加关节运动范围、伸展度的锻炼。比如仰头、低头、转动脖子、弯腰、后仰,以及不负重屈腿、伸腿等以各大关节屈伸为主的锻炼。患者在站、坐、卧位均可进行,可以每天练习。注意不要做下蹲、起立等负重的运动。
2.增加肌肉、肌腱和韧带力量的锻炼。比如膝骨关节炎患者可以进行股四头肌锻炼——坐在椅子上,抬高小腿至与地面成30度角位置,保持10秒,然后放下小腿并放松。双腿可交替反复进行,可以每天或隔天进行。腰椎骨关节炎患者,应避免久站久坐,并进行颈肌、腰部肌肉锻炼。
3.增加耐力的锻炼以及各种有氧运动。对于髋、膝骨关节炎,应选择非负重运动方式,最好是游泳、骑车,酌情选择散步、慢跑。可以每周进行2~3次,20~30分钟/次。应避免负重、爬山、远行、蹲起、跳跃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