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地日记”之六十八
爱上一座城,那里有我牵挂的人
初到武汉是2015年,送妹妹到华中科技大学报道。在那里品尝过地道的热干面、夜游过武汉三江、远眺过夜里的武汉长江大桥、逛过繁华的光谷广场,也留下了诸多想去却未曾成行的遗憾。初见武汉还谈不上喜欢,但却把我最牵挂的人交给了武汉。
(2015年8月夜游武汉三江)
2020年2月21日,我随四川医疗队从双流机场出发,此次暌违5年的再见面心中却多了一份紧张和压力。刚出机场,就听到武汉人民一声声高喊着“欢迎四川,感谢四川,武汉必胜!”一时情难自禁,眼眶湿润。这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虽然我们生活的土地不同,却被同一片长江水所养育,这一份深入血脉的羁绊早已生长在心中。
(隔窗远眺,我确定那就是我曾经去过的地方——光谷广场)
3月21日,我们终于踏上了归途,但我们心中,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开心和激动,更多的是不舍与伤感。回首这“疫”路,收获了满满的感动与爱。
我记得“疫”路所遇的每一位病友。有87岁高龄却生怕给我们添一点麻烦的樊婆婆;有热心给病友们加油打气传递正能量的何大哥;有带着病房里婆婆们跳舞锻炼的小仙女冰冰;有我的三位“理发顾客”曾叔、郑叔、张叔;有思路清晰文采飞扬的傅婆婆;有直爽的四川老乡唐阿姨;有虽未蒙面却愿意向我倾诉衷肠的杨阿姨;有78岁微信玩得比我还溜的候婆婆......他们虽然年龄不同、经历各异,但坚强、勇敢、热情是他们共同的标签。他们成了我对这座城市最深的牵挂。
武昌医院B2病区是我工作的主战场,一个月的时间里与武昌医院的老师们并肩作战,共克新冠。这里有一直坚守的武辉护士长、性格豪爽的王玉峰、聪明伶俐的杨思思、任劳任怨的秦政敏、搭班最多的95后小姐姐陈银霜,还有虽未见面却能相聊甚欢的程微......在艰难斗争里,我们收获了最真的战地友谊。
(B2病区部分护理人员合影)
我还记得那一群在身后为我们默默奉献的人。在酒店里,不管白天还是深夜只要队员们有需要总是想方设法在第一时间解决的工作人员;每天往返医院酒店十余次护送我们上下班的司机师傅;还有散落在这座城市每一个角落默默奉献自己的志愿者;还有这“疫”路的理发师、环卫工、外卖小哥......我可能不记得他们的名字,也没看清过他们的脸,但心里已经有了他们的位置。
(离别前跟酒店工作人员和司机师傅们的合影)
虽然我们已经回到了家乡,但武汉人民仍然关心和牵挂着我们。除了并肩作战的伙伴们发来问候的消息之外,还有许多曾经护理过的患者通过电话、微信,表达着感谢和关心。
“热干面醒了”,武汉按下重启键,这座被尘封了两个多月的英雄城市,终于赢来了崭新的春日篇章。我会记住我们的约定待到来年樱花烂漫时,再到这座英雄的城市和武汉的朋友们共赏樱花佛衣。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地点:武汉市武昌医院
时间:2020年3月26日
提供:姜文婧
整理:曾灿璐
热点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