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C即“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是由肿瘤原发灶或转移灶脱落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的肿瘤细胞。CTC检测是直接从血液中检测肿瘤细胞,即利用先进的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技术,可以将人体外周循环血液中的肿瘤细胞捕获并检测计数。CTC检测弥补了肿瘤组织难以获取的局限,且能重复取样,具有实时监测功能,目前已在美国、欧洲及我国各大肿瘤中心广泛应用。
CTC检测如何全程参与肿瘤的临床诊疗各环节,如何为肿瘤患者开辟一条个体化精准治疗之路?让我们一起来全面认知CTC检测在临床中的“角色演绎”!
一、早期筛查的“侦察员”
癌症是一种慢性病,它只是被突然发现,并非是突然发生的。癌症患者死亡率较高,绝大部分是因为没有在早期被发现,传统方法诊断出癌症的时候,大部分已经是晚期。如果在早期就可以发现肿瘤的存在,必然可以提高治愈率。
在肿瘤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都存在肿瘤细胞脱落入血发生转移的风险。临床研究证实,肿瘤在1-2毫米时,影像学等传统手段是检测不出来的,但血液中即可检出CTC。其实,早在2007年ASCO就将CTC纳入肿瘤标志物,称为新一代肿瘤标志物。目前,常规体检中也有一些常见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如AFP、CEA、CA199等,这些是由肿瘤细胞分泌的物质,而CTC则是实实在在的肿瘤细胞,直接反映肿瘤负荷。
因此,将传统体检项目和CTC检测完美结合,能将肿瘤早期发现率提高数倍。尤其对于高危人群,除了日常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外,还可以定期做CTC检测,而且检查频率可以适当增加,每半年检查一次,从而达到实时监控的目的。
在临床上,也遇到过非常典型的案例:一受检者利用CTC检测做肿瘤早期筛查,在外周血中检出CTC,结果提示该患者肿瘤与结直肠相关性较大。随后进行肠镜检查,在发现一个低分化腺瘤。
二、辅助诊断的“好协警”
血液系统是肿瘤转移的重要途径,是否发生远处转移是判断临床分期的标准之一。由于肿瘤常规诊断手段在时效性、特异性及取材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局限性,而CTC检测具无创、实时等优点,则成为TNM分期的有效补充,作为肿瘤诊断的重要参考条件。
肿瘤常规诊断手段的局限性
三、预后判断的“预言家”
传统的肿瘤预后评估对于早期患者复发转移、晚期患者生存等预后信息难以做出早期的、全面整体性地评估。而大量的临床信息显示,治疗前用CTC检测对CTC计数可作为PFS、OS的独立预后预测因子,可有效反映患者的预后情况。其实,早在2004年,FDA就批准CTC计数用于乳腺癌预后判断。
关于通过CTC个数判断预后,美国一家FDA认证的公司,通过几百例患者研究,得出结论:通过检测CTC个数,可以明确告诉患者一个较为准确的生存期。也就是说CTC检测的应用使人们第一次能够以一个量化的指标去获知患者的存活时间。
四、疗效评估的“先锋员”
肿瘤患者接受药物治疗以后,传统的治疗效果评估通常是进行影像学检查肿瘤大小,但是一般要等待治疗后2-3个月的时间,肿瘤大小变化才会被影像学手段检测到。由于个人体质差异,对相同药物,反应不同,如在这三个月时间内不能及时发现肿瘤的控制情况,对于患者而言,可能延误了宝贵的治疗时间。
另外,还有很多情况下给病人用化疗药物或靶向药治疗一开始是有效的,但是过一段时间后肿瘤病人的发病并没有得到控制,这有可能是病人对药物产生了耐药性。而传统评估方式,不能实时监测出患者什么时候产生耐药,往往是发现耐药时,病情已得不到控制。
那么,CTC检测是怎样参与疗效评估,帮助我们及时变换治疗方案的呢?CTC检测通过比较患者血液中CTC数量变化,可以监测肿瘤的细微改变,比传统影像学检查更早地判断治疗方案的效果。并且, CTC检测可根据需要随时进行,即对患者做持续跟踪检测,达到实时动态监测肿瘤发展情况。通过动态比较CTC数目变化,病人不用再等三个月,只需1-3周,就能及时反馈治疗效果,以便患者及时选择更合适的治疗方案。比如,CTC数量下降,提示肿瘤治疗效果较好,继续执行治疗方案;CTC数量上升较快,提示肿瘤恶化较快,需要做出更换方案和优化治疗策略的决定。
五、复发转移的“目击者”
肿瘤发生时多为器官局限性疾病,但最终几乎都会通过血流传播到远处器官形成转移,这种远处转移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目前就全世界来说,肿瘤患者经过治疗以后,在恢复的过程中会不会肿瘤复发?以及什么时候复发?这是医生和患者在治疗后非常关注的问题。
实际上,肿瘤的复发是肿瘤转移的过程,如很多乳腺癌的病人复发后会转移到脑部,还有很多结直肠癌的病人复发后往往转移到肝脏。这说明即使原发部位已经切除,肿瘤还会转移到其他部位。但肿瘤的复发不是一夜形成的,它是一个持续的肿瘤不断释放入血向远端转移的缓慢的过程。首先,肿瘤细胞进入外周血循环是肿瘤发生远处转移的先决条件,因此在外周血中检测到肿瘤细胞预示着有发生肿瘤远处转移的可能。
传统的监测肿瘤复发转移的手段是影像检查(如超声、CT、PET-CT、MRI等),但即使最灵敏的影像检查,如PET-CT,也只能发现大于2毫米的肿瘤,这意味着影像检查只能发现已经转移复发的肿瘤。
而CTC检测的出现为打破传统监测手段的局限性带来了希望。CTC动态反映血液中肿瘤细胞的微观变化,可早于影像学2-6个月预警肿瘤的微转移和复发风险。并且CTC检测可根据需要随时进行,达到实时监测肿瘤动态的目的,将肿瘤扼杀在转移复发的萌芽阶段。
例如,对于治疗过的病人,他体内的循环肿瘤细胞应该是没有或者只有极少的数目,如果在他今后的生活过程中检测到循环肿瘤细胞持续增多,这就给病人和医生都敲响了警钟,这时对病人一定要采取适当的治疗,控制住CTC 的增多,因为CTC的增多很有可能是肿瘤复发的前兆或复发的过程。
总结
临床肿瘤学未来的发展方向是精准医疗,而精准医疗中非常关键的是如何根据患者个人自身情况指导临床诊断、治疗策略的选择,从而实现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
有“液体活检”之称的CTC检测,作为一种具有高度可行性和可重复性的非侵入性新型癌症监测技术,真正能够全病程参与肿瘤的临床治疗过程,并且真正能够为肿瘤患者开辟一条个体化精准治疗之路,这一切的一切必将使肿瘤的治疗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CTC检测如何全程参与肿瘤的临床诊疗各环节,如何为肿瘤患者开辟一条个体化精准治疗之路?让我们一起来全面认知CTC检测在临床中的“角色演绎”!
一、早期筛查的“侦察员”
癌症是一种慢性病,它只是被突然发现,并非是突然发生的。癌症患者死亡率较高,绝大部分是因为没有在早期被发现,传统方法诊断出癌症的时候,大部分已经是晚期。如果在早期就可以发现肿瘤的存在,必然可以提高治愈率。
在肿瘤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都存在肿瘤细胞脱落入血发生转移的风险。临床研究证实,肿瘤在1-2毫米时,影像学等传统手段是检测不出来的,但血液中即可检出CTC。其实,早在2007年ASCO就将CTC纳入肿瘤标志物,称为新一代肿瘤标志物。目前,常规体检中也有一些常见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如AFP、CEA、CA199等,这些是由肿瘤细胞分泌的物质,而CTC则是实实在在的肿瘤细胞,直接反映肿瘤负荷。
因此,将传统体检项目和CTC检测完美结合,能将肿瘤早期发现率提高数倍。尤其对于高危人群,除了日常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外,还可以定期做CTC检测,而且检查频率可以适当增加,每半年检查一次,从而达到实时监控的目的。
在临床上,也遇到过非常典型的案例:一受检者利用CTC检测做肿瘤早期筛查,在外周血中检出CTC,结果提示该患者肿瘤与结直肠相关性较大。随后进行肠镜检查,在发现一个低分化腺瘤。
二、辅助诊断的“好协警”
血液系统是肿瘤转移的重要途径,是否发生远处转移是判断临床分期的标准之一。由于肿瘤常规诊断手段在时效性、特异性及取材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局限性,而CTC检测具无创、实时等优点,则成为TNM分期的有效补充,作为肿瘤诊断的重要参考条件。
肿瘤常规诊断手段的局限性
三、预后判断的“预言家”
传统的肿瘤预后评估对于早期患者复发转移、晚期患者生存等预后信息难以做出早期的、全面整体性地评估。而大量的临床信息显示,治疗前用CTC检测对CTC计数可作为PFS、OS的独立预后预测因子,可有效反映患者的预后情况。其实,早在2004年,FDA就批准CTC计数用于乳腺癌预后判断。
关于通过CTC个数判断预后,美国一家FDA认证的公司,通过几百例患者研究,得出结论:通过检测CTC个数,可以明确告诉患者一个较为准确的生存期。也就是说CTC检测的应用使人们第一次能够以一个量化的指标去获知患者的存活时间。
四、疗效评估的“先锋员”
肿瘤患者接受药物治疗以后,传统的治疗效果评估通常是进行影像学检查肿瘤大小,但是一般要等待治疗后2-3个月的时间,肿瘤大小变化才会被影像学手段检测到。由于个人体质差异,对相同药物,反应不同,如在这三个月时间内不能及时发现肿瘤的控制情况,对于患者而言,可能延误了宝贵的治疗时间。
另外,还有很多情况下给病人用化疗药物或靶向药治疗一开始是有效的,但是过一段时间后肿瘤病人的发病并没有得到控制,这有可能是病人对药物产生了耐药性。而传统评估方式,不能实时监测出患者什么时候产生耐药,往往是发现耐药时,病情已得不到控制。
那么,CTC检测是怎样参与疗效评估,帮助我们及时变换治疗方案的呢?CTC检测通过比较患者血液中CTC数量变化,可以监测肿瘤的细微改变,比传统影像学检查更早地判断治疗方案的效果。并且, CTC检测可根据需要随时进行,即对患者做持续跟踪检测,达到实时动态监测肿瘤发展情况。通过动态比较CTC数目变化,病人不用再等三个月,只需1-3周,就能及时反馈治疗效果,以便患者及时选择更合适的治疗方案。比如,CTC数量下降,提示肿瘤治疗效果较好,继续执行治疗方案;CTC数量上升较快,提示肿瘤恶化较快,需要做出更换方案和优化治疗策略的决定。
五、复发转移的“目击者”
肿瘤发生时多为器官局限性疾病,但最终几乎都会通过血流传播到远处器官形成转移,这种远处转移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目前就全世界来说,肿瘤患者经过治疗以后,在恢复的过程中会不会肿瘤复发?以及什么时候复发?这是医生和患者在治疗后非常关注的问题。
实际上,肿瘤的复发是肿瘤转移的过程,如很多乳腺癌的病人复发后会转移到脑部,还有很多结直肠癌的病人复发后往往转移到肝脏。这说明即使原发部位已经切除,肿瘤还会转移到其他部位。但肿瘤的复发不是一夜形成的,它是一个持续的肿瘤不断释放入血向远端转移的缓慢的过程。首先,肿瘤细胞进入外周血循环是肿瘤发生远处转移的先决条件,因此在外周血中检测到肿瘤细胞预示着有发生肿瘤远处转移的可能。
传统的监测肿瘤复发转移的手段是影像检查(如超声、CT、PET-CT、MRI等),但即使最灵敏的影像检查,如PET-CT,也只能发现大于2毫米的肿瘤,这意味着影像检查只能发现已经转移复发的肿瘤。
而CTC检测的出现为打破传统监测手段的局限性带来了希望。CTC动态反映血液中肿瘤细胞的微观变化,可早于影像学2-6个月预警肿瘤的微转移和复发风险。并且CTC检测可根据需要随时进行,达到实时监测肿瘤动态的目的,将肿瘤扼杀在转移复发的萌芽阶段。
例如,对于治疗过的病人,他体内的循环肿瘤细胞应该是没有或者只有极少的数目,如果在他今后的生活过程中检测到循环肿瘤细胞持续增多,这就给病人和医生都敲响了警钟,这时对病人一定要采取适当的治疗,控制住CTC 的增多,因为CTC的增多很有可能是肿瘤复发的前兆或复发的过程。
总结
临床肿瘤学未来的发展方向是精准医疗,而精准医疗中非常关键的是如何根据患者个人自身情况指导临床诊断、治疗策略的选择,从而实现精准诊断和精准治疗。
有“液体活检”之称的CTC检测,作为一种具有高度可行性和可重复性的非侵入性新型癌症监测技术,真正能够全病程参与肿瘤的临床治疗过程,并且真正能够为肿瘤患者开辟一条个体化精准治疗之路,这一切的一切必将使肿瘤的治疗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