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有什么表现?
肛瘘俗称“老鼠偷粪”,是排名第二的肛肠疾病。有很多患者都不是很了解肛瘘,往往在自己患上肛瘘也不自知。那么,如何才能知道自己是否患有肛瘘呢? 肛瘘是肛门直肠瘘的简称,是因肛管或直肠周围间隙感染、损伤、异物等病理因素导致的肛周皮肤与直肠肛管之间的慢性管道,由内口、瘘管、继发外口构成,中医称“肛漏”,又称“痔漏”“瘘疮”。主要有流脓、疼痛、瘙痒、间隙性肿痛等症状,若外口暂时闭合导致蓄脓时,可呈急性发作的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表现。
得了肛瘘一定要手术吗?手术后容易复发吗?
目前为止,非手术难以治愈,长期感染刺激可产生恶变,且每发作一次,都有可能使瘘管由简单演变成复杂,病灶范围越来越大,因此,一旦罹患肛瘘应及时手术根治。
常用术式有:肛瘘切除术、肛瘘切开术、肛瘘挂线术、肛瘘切开加挂线术及肛瘘切开旷置术等。
但对特殊患者如“炎症性肠病肛瘘”及“结核性肛瘘”等,在全身性治疗基础病的同时,尽量以保守治疗为主。
当然,肛瘘的手术治疗,无不围绕消除瘘管与保护功能这一对矛盾。
对于肛瘘患者而言,术后肛门功能的保留程度是其更为关心的问题,肛门功能的完整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时甚至超过疾病本身所带来的痛苦。
对于术后的复发情况:低位肛瘘复发率较低,高位复杂性肛瘘有较高的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