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亲密的距离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就像很多来医院就诊的脂肪肝患者和肝癌患者里面,两者常常不分彼此,相生相依。
国庆节前的关于“小苏打饿死肝癌细胞”的新闻火了不短时间,现如今也已渐渐淡出了大众的视线,成了过气新闻。殊不知这世上有不少肝癌患者,依旧密切关注着这类医学研究的发展,他们期待与怀疑、绝望与憧憬交织的心情,常人实在难以体会。
而更残酷的事情则是:很多介于“常人”和“肝癌患者”之间的一类人——脂肪肝患者,今日尚能像常人一样大口喝酒、大口吃肉、无忧无虑的他们,其中一部分也会在不久的未来加入到肝癌患者队伍中,一起关注着抗癌科学的进展。
脂肪肝到肝癌,到底有多远?
去年国际肝脏大会指出,导致肝癌的原因占比中,排名第一的为丙型肝炎(48%),其次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为26%,酒精性肝病为14%,乙型肝炎为8%。而酒精性肝病大多在初期就会出现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故二者合计40%。而根据2015年《中国脂肪肝防治指南(科普版)》,国人脂肪肝患病率为12.5%~35.4%。而据国外研究发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在病态肥胖者中达37%。[1]
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可导致脂肪肝病情加重,在一项科学研究分析中,BMI(身体质量指数)与男性肝癌风险呈正相关(RR = 1.24; 95%CI: 0.95-1.62)[2]
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这对于已经确诊为脂肪肝的患者来说,要把脂肪肝变肝癌,不需四步,而是三步。第一步:脂肪肝-脂肪性肝炎,但需注意脂肪性肝炎需活检才能确诊,所以造成患者确诊的成本/难度增加。第二步:脂肪性肝炎-肝硬化,有显着比例的脂肪肝患者在这一步将会进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相关的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风险。第三步:肝硬化-肝癌,Torres等人报道,部分脂肪型肝炎可不经过第二步——肝硬化的形成,直接转化为肝癌。
这样看来,第一步就如此悄无声息,第二步和第三步甚至可以一跨而过,直达彼岸。两岸之隔看似遥远,实则很可能白驹过隙,所以在脂肪肝阶段的时候也万不能掉以轻心,常年不经过随访、检查,随意透支、挥霍与生俱来的健康肝脏。[3、4]
故建议40岁以上,特别是经常饮酒、肥胖的男性,每年于正规医院体检一次(需含上腹部B超)。把癌症遏制在远方、扼杀在襁褓。
通过B超观察肝脏中脂肪的量可确诊脂肪肝,并可分清轻、中、重度。但B超观察下的脂肪量与肝脏损害程度常常并没有直接的线性对应关系:有些患者虽然是轻度脂肪肝,但肝脏损害已相当严重。故即使诊断为轻度脂肪肝,也应该主动检查肝炎(非病毒引起的)、肝纤维化的相关情况。
诊断为脂肪肝后怎么办?
2. 合理运动。在这里小编要唠叨一下自认为科学的健身理念:中等强度:身体轻度出汗,心率开始加快为宜。每次运动30~50分钟,每周2~5次。此为渐进性运动减肥,注意不能禁食减肥,也不能短期高强度运动,因这两种皆可导致脂肪在短期内大量分解,消耗肝内谷胱甘肽(GSH),使丙二醛和脂质过氧化物大量增加,损伤肝细胞,反而导致脂肪肝病情加重。就好比强迫大量劳工去搬运体内各个工地的脂肪砖块,集中到肝脏进行加工消化,试图把脂肪砖加工成白馒头利于消化。然而这些搬砖工丝毫不会考虑到,肝脏工厂的生产线早已老化,原料(脂肪砖)堆积如山,加班加点后增加的过量工业垃圾也会导致厂房环境急剧恶化,流水线上的工友纷纷不堪重负,倒地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