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据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入夏以来,尤其是前段时间连续的酷暑高温天气,该院急诊科共接诊中暑患者20余例,并分别送往ICU、EICU、中医科等科室进行治疗。其中,中暑最严重的是热射病 ,目前EICU已收治了3例热射病患者。医护人员通过询问病史得知,中暑原因包括过度节约用电(不舍得开空调、风扇灯)、户外工作、在封闭的房间作业等。
热射病是重症中暑的一种类型,病死率高,在高温和无风的环境中长时间或者强体力劳动,又无法充分降暑降温时,易发生热射病。
面对这些夏季常见事故,普通市民该如何应对?
中暑处理不当后果很严重
夏天中暑的病人非常多,中暑后及时处理很重要。很多人以为中暑是小事情,只要稍作休息,自我感觉恢复了就又继续外出活动或劳动。这时可能发热的症状还未消退,或可致病情加重,甚至引发重度中暑。
中暑后往往表现为头晕,甚至发烧,有的人想通过服用退烧药来降温,而此时身体处于消耗过度状态,药物代谢可加重身体的负担。中暑也不建议大量喝水,因为短时间内快速、大量饮水,会引起急性胃潴留,进而影响消化功能。
一旦中暑后,我们该如何应对呢?急诊科医生建议,发生中暑后,应马上离开高温环境,但不宜迅速到温度过低的空调房里。要马上到阴凉通风处休息,最好半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如果持续发热,要尽快到医院就诊。中暑发烧,最好采取物理降温,如用冰袋、冷毛巾敷额头、腋窝等处。同时,采取少量、多次饮水的方法,每次不超过300毫升为宜,最好喝点含盐饮料。
学过游泳的孩子也会溺水
天气炎热,在水边嬉戏游玩成了放假在家的孩子最好的选择。这么一来,溺水成了孩子意外伤害的头号“杀手”。
孩子溺水时很少有呼救、挣扎等情况,整个过程可能是无声的。再加上溺亡的过程可能非常短,通常在60秒内就会身亡,所以孩子独自游泳很危险。孩子溺水一旦出现心跳骤停,必须马上进行心肺复苏,这比控水更重要。
很多人认为孩子学过游泳,就可以放心让他们玩。但是这样也非常危险,因为不同的孩子游泳技能千差万别,再加上水域环境不同,所以即便孩子会游泳,也不能掉以轻心。
当然,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意外伤害,处理这些意外伤害存在哪些误区,我们又该如何正确应对?急诊科医护团队结合工作实践,特地整理了一份“清单”。
转给身边的人
让更多人知道
▼▼▼
误区一:伤口上撒药粉、涂药水
解释:其实像磺胺粉这类药粉不仅起不了止血消毒作用,反而成为伤口异物,加大污染机会,妨碍愈合。
正解:受伤早期,用煮开的淡盐水将伤口及周围清洗干净;烧伤、烫伤后用冷水冲洗10分钟以上,然后前往医疗机构进行处理。切记:保持伤口干净,同时应宽松的包扎好伤口,可使用保鲜膜,不要弄破水泡。?
误区二:鼻子出血往天上看
错误处理:很多人鼻子出血,会将头抬得高高的,以免鼻血流出。有的人还会用纸巾堵住鼻孔。
正解:捏住鼻翼,让患者身体前倾,用嘴呼吸。捏住鼻翼能促进血液凝固,也可以用冷水或冰块冷敷鼻部。不要让患者后仰,虽然这样看似正确,但如果血流较大的话,后仰可能会导致血液流入气道,将其堵塞,或者血液流入胃,导致患者呕吐。鼻血止不住时,应该尽快拨打急救电话:2111111或者请他人帮助呼叫。
误区三: 关节扭伤热敷散瘀
错误处理:现在的人很注意锻炼身体、打球、跑步时难免扭伤关节。用手揉搓、热毛巾敷、贴膏药,是常见的做法。
正解:记住RICE原则——休息(rest)、固定(immobilize)、冷敷(cold)和抬高伤肢(elevate)。不推荐热敷或冷热交替治疗,冷敷是减轻水肿的最有效方法。关节扭伤最好是只用凉水进行冷敷,热敷会导致伤处肿胀更严重。只有在伤处经过处理24小时后才可以进行热敷,此时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在现场急救时也不推荐贴膏药。
误区四: 鱼刺鲠喉大口吃饭
错误处理:日常生活中,在吃东西时不小心被鱼刺、竹签、鸡骨、鸭骨等鲠住咽喉的意外常有发生。有些人习惯用大口吞咽饭团、馒头、烤馒头片或菜团等方法,企图把鱼刺压到胃内。这种方法有时会适得其反,加重局部组织损伤。
正解:咽部被鲠处多位于扁桃体上、舌根、会厌等处。此时大多有刺痛或吞咽时疼痛加重,影响进食,对于少年儿童,较大的异物还可引起呼吸困难及窒息,应积极进行处理:
1.令病人张口,用筷子或匙柄轻轻压住舌头,露出舌根,打着手电筒照能否看到有鱼刺等异物。如有时可用镊子将异物夹出。
2.如病人自觉鱼刺等鲠在会厌周围或食管里,不易取出时,最好就医处理。
误区五: 烧烫伤抹酱油香油
错误处理:在家做饭时不小心被烫伤、烧伤,虽然很疼,但因为面积很小,不少人觉得不值得跑一趟医院,就自己找点东西涂抹消炎止痛。常见的有抹酱油、香油、牙膏、芦荟、红花油、鸡蛋清、蜂蜜等。
正解:用流动的冷水冲洗烧烫伤部位最少10分钟,情况严重时需送医院治疗。不要涂抹油脂药膏等物品,也不要用冰块进行冷敷,冰块可能会进一步损伤皮肤。
在烧烫伤处涂抹药膏,是后续治疗时采取的,在现场急救阶段最好不要使用各种药膏或油脂。因为油脂会阻止热量散发,使烫伤更严重,如果涂抹了东西,到医院清创时必须去除。需要注意的是,烫伤和烧伤后千万不要弄破皮肤的水泡,以防感染。
误区六:急性疼痛乱用止痛药
腹痛、关节痛、牙痛、头痛,很多人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疼痛,病情严重者会疼痛难忍。这时,止痛片往往成了患者最渴望的药物。
正确急救方法:在没有查明病因时忌用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延误诊断。患者疼痛加重时应尽快去医院检查,有些腹痛、头痛会引发生命危险。
急诊科微信公众平台全新升级
欢迎各位在评论区留言
□ 后期编排:倪琳杰 全程指导:甘国容
小伙伴们都在看
●日常生活中错误的九大急救常识
●60个最实用的日常生活小技能,这辈子都够用了!
●全民应该学会的技能 - 心肺复苏术
●急诊科医护人员教你如何应对溺水
●清理血管的特效菜,30岁后一定要多吃
●炎炎夏日 急诊科医护团队教您如何预防中暑
●把生姜放在床旁一晚,你会惊奇的发现...
●夏天吃水果要注意啥?这些水果最应季
●吸烟对人体的危害既然这么大?
据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入夏以来,尤其是前段时间连续的酷暑高温天气,该院急诊科共接诊中暑患者20余例,并分别送往ICU、EICU、中医科等科室进行治疗。其中,中暑最严重的是热射病 ,目前EICU已收治了3例热射病患者。医护人员通过询问病史得知,中暑原因包括过度节约用电(不舍得开空调、风扇灯)、户外工作、在封闭的房间作业等。
热射病是重症中暑的一种类型,病死率高,在高温和无风的环境中长时间或者强体力劳动,又无法充分降暑降温时,易发生热射病。
面对这些夏季常见事故,普通市民该如何应对?
中暑处理不当后果很严重
夏天中暑的病人非常多,中暑后及时处理很重要。很多人以为中暑是小事情,只要稍作休息,自我感觉恢复了就又继续外出活动或劳动。这时可能发热的症状还未消退,或可致病情加重,甚至引发重度中暑。
中暑后往往表现为头晕,甚至发烧,有的人想通过服用退烧药来降温,而此时身体处于消耗过度状态,药物代谢可加重身体的负担。中暑也不建议大量喝水,因为短时间内快速、大量饮水,会引起急性胃潴留,进而影响消化功能。
一旦中暑后,我们该如何应对呢?急诊科医生建议,发生中暑后,应马上离开高温环境,但不宜迅速到温度过低的空调房里。要马上到阴凉通风处休息,最好半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如果持续发热,要尽快到医院就诊。中暑发烧,最好采取物理降温,如用冰袋、冷毛巾敷额头、腋窝等处。同时,采取少量、多次饮水的方法,每次不超过300毫升为宜,最好喝点含盐饮料。
学过游泳的孩子也会溺水
天气炎热,在水边嬉戏游玩成了放假在家的孩子最好的选择。这么一来,溺水成了孩子意外伤害的头号“杀手”。
孩子溺水时很少有呼救、挣扎等情况,整个过程可能是无声的。再加上溺亡的过程可能非常短,通常在60秒内就会身亡,所以孩子独自游泳很危险。孩子溺水一旦出现心跳骤停,必须马上进行心肺复苏,这比控水更重要。
很多人认为孩子学过游泳,就可以放心让他们玩。但是这样也非常危险,因为不同的孩子游泳技能千差万别,再加上水域环境不同,所以即便孩子会游泳,也不能掉以轻心。
当然,在生活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意外伤害,处理这些意外伤害存在哪些误区,我们又该如何正确应对?急诊科医护团队结合工作实践,特地整理了一份“清单”。
转给身边的人
让更多人知道
▼▼▼
误区一:伤口上撒药粉、涂药水
解释:其实像磺胺粉这类药粉不仅起不了止血消毒作用,反而成为伤口异物,加大污染机会,妨碍愈合。
正解:受伤早期,用煮开的淡盐水将伤口及周围清洗干净;烧伤、烫伤后用冷水冲洗10分钟以上,然后前往医疗机构进行处理。切记:保持伤口干净,同时应宽松的包扎好伤口,可使用保鲜膜,不要弄破水泡。?
误区二:鼻子出血往天上看
错误处理:很多人鼻子出血,会将头抬得高高的,以免鼻血流出。有的人还会用纸巾堵住鼻孔。
正解:捏住鼻翼,让患者身体前倾,用嘴呼吸。捏住鼻翼能促进血液凝固,也可以用冷水或冰块冷敷鼻部。不要让患者后仰,虽然这样看似正确,但如果血流较大的话,后仰可能会导致血液流入气道,将其堵塞,或者血液流入胃,导致患者呕吐。鼻血止不住时,应该尽快拨打急救电话:2111111或者请他人帮助呼叫。
误区三: 关节扭伤热敷散瘀
错误处理:现在的人很注意锻炼身体、打球、跑步时难免扭伤关节。用手揉搓、热毛巾敷、贴膏药,是常见的做法。
正解:记住RICE原则——休息(rest)、固定(immobilize)、冷敷(cold)和抬高伤肢(elevate)。不推荐热敷或冷热交替治疗,冷敷是减轻水肿的最有效方法。关节扭伤最好是只用凉水进行冷敷,热敷会导致伤处肿胀更严重。只有在伤处经过处理24小时后才可以进行热敷,此时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在现场急救时也不推荐贴膏药。
误区四: 鱼刺鲠喉大口吃饭
错误处理:日常生活中,在吃东西时不小心被鱼刺、竹签、鸡骨、鸭骨等鲠住咽喉的意外常有发生。有些人习惯用大口吞咽饭团、馒头、烤馒头片或菜团等方法,企图把鱼刺压到胃内。这种方法有时会适得其反,加重局部组织损伤。
正解:咽部被鲠处多位于扁桃体上、舌根、会厌等处。此时大多有刺痛或吞咽时疼痛加重,影响进食,对于少年儿童,较大的异物还可引起呼吸困难及窒息,应积极进行处理:
1.令病人张口,用筷子或匙柄轻轻压住舌头,露出舌根,打着手电筒照能否看到有鱼刺等异物。如有时可用镊子将异物夹出。
2.如病人自觉鱼刺等鲠在会厌周围或食管里,不易取出时,最好就医处理。
误区五: 烧烫伤抹酱油香油
错误处理:在家做饭时不小心被烫伤、烧伤,虽然很疼,但因为面积很小,不少人觉得不值得跑一趟医院,就自己找点东西涂抹消炎止痛。常见的有抹酱油、香油、牙膏、芦荟、红花油、鸡蛋清、蜂蜜等。
正解:用流动的冷水冲洗烧烫伤部位最少10分钟,情况严重时需送医院治疗。不要涂抹油脂药膏等物品,也不要用冰块进行冷敷,冰块可能会进一步损伤皮肤。
在烧烫伤处涂抹药膏,是后续治疗时采取的,在现场急救阶段最好不要使用各种药膏或油脂。因为油脂会阻止热量散发,使烫伤更严重,如果涂抹了东西,到医院清创时必须去除。需要注意的是,烫伤和烧伤后千万不要弄破皮肤的水泡,以防感染。
误区六:急性疼痛乱用止痛药
腹痛、关节痛、牙痛、头痛,很多人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疼痛,病情严重者会疼痛难忍。这时,止痛片往往成了患者最渴望的药物。
正确急救方法:在没有查明病因时忌用止痛药,以免掩盖病情,延误诊断。患者疼痛加重时应尽快去医院检查,有些腹痛、头痛会引发生命危险。
急诊科微信公众平台全新升级
欢迎各位在评论区留言
□ 后期编排:倪琳杰 全程指导:甘国容
小伙伴们都在看
●日常生活中错误的九大急救常识
●60个最实用的日常生活小技能,这辈子都够用了!
●全民应该学会的技能 - 心肺复苏术
●急诊科医护人员教你如何应对溺水
●清理血管的特效菜,30岁后一定要多吃
●炎炎夏日 急诊科医护团队教您如何预防中暑
●把生姜放在床旁一晚,你会惊奇的发现...
●夏天吃水果要注意啥?这些水果最应季
●吸烟对人体的危害既然这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