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咱们都不止一次的抽过血,可你注意过血液的颜色吗?不少人一看到抽出的血是暗红色,立刻就担心起来:是不是“毒素”太多?或者血液太粘稠?出血特别少,是不是贫血?
这些问题如果不说清楚,恐怕会给大家带来不小的心理压力,可可觉得有必要详细解答一下!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其中血浆是透明的淡黄色,它的大部分物质是水,含少量的无机盐、白蛋白、球蛋白以及代谢物质等。
血细胞则包含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红细胞的体积占全部血液量的45%,它们悬浮在血浆中,决定了血液的颜色。
红细胞90%的成分是血红蛋白,它由球蛋白和含铁血红素组成,其中含铁血红素既能和氧分子结合,也能和二氧化碳结合。所以红细胞承担着向全身各器官组织输送氧气,同时回收二氧化碳的作用。
当血红素携带氧气时,就呈现出鲜红色,一般为动脉血;当血红素携带二氧化碳时,呈现出暗红色,一般为静脉血。
一般抽血检查或献血时,抽取的都是静脉血,所以颜色偏深很正常,如果颜色偏淡反而需要进一步检查。
动脉血是由心脏提供泵压输送到全身,压力高所以流动快,而静脉血依靠静脉腔内瓣膜的力量才能回到心脏,相对流速比较缓慢。
但不可忽视的是,某些可致病因素确实容易造成血液粘稠,使血流异常缓慢,比如肥胖、脱水、高血脂、高血糖、高粘稠血症等,需要专门排查。由于血小板具有强大的止血和凝血作用,所以出血口很快会凝结,如果堵塞针头,就会抽不出血来。排除人为因素和血稠之外,仍然抽血困难的,可能是受到严重贫血、营养不良或血小板增多症等影响,应进一步确诊。
血液就像是人体内的物流公司,不仅负责给细胞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也负责运输代谢废物。
然而饮食不当可能会让“物流瘫痪”,大量营养和废弃物质同时堆积,造成了血管堵塞、机体功能紊乱,可能引发致病,甚至是致命后果。
食物中的脂肪进入人体后会经过小肠的消化、吸收,转化为细小的乳糜微粒进入血液。假如长期摄入过量的脂肪,使乳糜微粒密度超标,血清会呈现出黏稠、浑浊的乳白色,称为乳糜血。
乳糜血往往是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重度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伴随症状,说明病情已经十分危急,甚至可能致命。
【建议】每日使用食用油25~30g,烹饪食物多用蒸、煮等方式,少油炸、少烧烤,少吃红肉,多补充新鲜蔬果。
血液中游离的糖分子能通过胰岛素转化为脂肪,或作为糖原储存在肝脏内,游离糖分越多的血液普遍粘稠度更高。
如果长期摄糖过量,容易引发胰岛素抵抗,最终发展为糖尿病;如果糖尿病患者不能稳定控糖,一旦摄糖超标,容易引发急性酮症酸中毒,可能造成多器官衰竭。
【建议】健康人群每日摄糖量尽量低于25g,糖尿病人则应定期服用降糖药物,并根据血糖水平变化来调整饮食。很多食物吃起来不甜,却可能含有大量添加糖,一定要仔细分辨,控制摄入量。
亚硝酸盐是一种强氧化剂,能使血红蛋白失去携带氧气的功能,过量的亚硝酸盐可以让血液变成棕黑色。
亚硝酸盐多存在于腌制或变质的蔬菜、肉类等食物中,以及长时间放置的剩菜、火锅汤底等,摄入0.2~0.5克就可能中毒,摄入3克则有可能致死。
【建议】长时间久沸后的火锅汤底要尽量少喝,剩菜、剩汤放置不应超过24小时,再吃时需完全加热。腌制食品尽量不吃或少吃,至少腌制15天以上再食用。
血液属于结缔组织,占我们总体重的8%,人体各个器官的生理和病理变化,也会反映在血液成分的变化上。所以血常规检查必不可少,有时还需要24小时内反复多次检查。
因为检测仪器的不同,血常规指标可能有12~18项之多,其中有3项数值尤为重要。红细胞数(RBC):男性为(4.0~5.5)×1012/L,女性为(3.5~5.0)×1012/L;血红蛋白数(HB):男性为120~160g/L;女性为110~150g/L。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检测作用大致相同,但血红蛋白能更好地反映贫血的程度。二者异常增多可能与腹泻、呕吐、脱水、剧烈运动、烧伤、慢性肺心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有关;异常减少可能与贫血、出血、白血病等有关。
成人为(4~10)×109/L;儿童为(5~12)×109/L。
白细胞非常敏感,异常增多可能与神经兴奋、细菌感染、尿毒症、白血病、急性中毒等有关;异常减少可能与流行性感冒、炎症、过敏、风湿或其他免疫性疾病有关。
另外,白细胞还有分类计数,其中淋巴细胞数减少多见于传染病的急性发作期;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能与皮肤病、寄生虫病以及过敏性疾病有关。
血小板异常减少可能说明骨髓造血功能出现障碍,容易有贫血、出血、紫癜、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等,也可能与血管瘤、红斑狼疮、血友病等有关。
需要注意的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常服用抗凝血药物,比如肝素、阿司匹林、华法林等,会影响到血小板的数量和凝血功能,一定要遵照医嘱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