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上,有这样一种病症,让医生“一问三不知”。
病因是什么?——不知道!
发病机制是什么?——不清楚!
能不能医得好?——不确定!
一、定义
聋,基本释义为听不清声音;在医学上,所有的听力下降均称之为耳聋。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短时间(3天左右)内听力急剧下降。近年来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压力的增加,其发病率越来越高,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
二、病因
通常认为可能与内耳微循环障碍、病毒感染、变态反应、迷路水肿、血压不稳、情绪波动、精神心理等因素有关。PS:突发性耳聋的病因繁多,就某个病人而言,无法判断出确切的病因,也无法寻找到明确的病因,所以称之为病因不明。
三、特点
1. 单侧发病多见,听力损失程度多为中度、中-重度或重度,少数为极重度听力下降(全聋);如果对侧耳听力正常,患者多能正常交流。
2. 大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耳鸣症状,耳鸣可能先于听力下降出现。
3. 少数病人可能出现眩晕症状,即视物旋转、步态不稳;大多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
4. 需要结合中耳CT、内听道增强MRI等相关检查排除听神经瘤等疾病。
四、治疗方法
由于突发性耳聋的病因不清、发病机制不明,在治疗上通常没有针对性,临床治疗可谓是经验性治疗。
Ⅰ、较为常用的治疗耳聋药物有血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神经营养药物、能量合剂等。
Ⅱ、根据病人的个体因素,酌情选用抗病毒、抗细菌药物、类固醇激素、微量元素等。
Ⅲ、辅助高压氧、针灸、理疗等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Ⅳ、对于恢复无望的病人,如果存在交流困难,可以佩戴助听器。
五、最佳治疗时机
虽然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不确切,但根据临床经验,越早治疗,取得理想治疗效果的可能性越大;即发病时间越短,可能疗效越好。所以,强烈建议尽早治疗,不能延误治疗时机。
A. 通常来讲,发病1周内,取得更好疗效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尽量在一周内就医,采取合理的治疗措施,有效率可达70%以上。
B. 起病1周~1月,部分病人还可能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但有效率或治愈率降低。
C. 1月~3月,大部分病人治疗效果不佳,仅小部分病人可能取得一些疗效,但多不理想。
D. 病程达到3个月,听力水平已稳定,几乎无治疗效果。
PS:①听力损失程度越重,疗效相对较差;②伴随症状越多(如耳鸣、眩晕等),治疗效果越差;③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会影响治疗效果;④静脉用药(输液)的治疗效果大多比口服药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