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症——耳朵里也会长“石头”
什么是耳石症呢?
耳朵里怎会有石头呢?
是因为耳屎没有掏干净吗?
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得了耳石症?
耳石症怎么治疗?
什么是耳石症
耳石症,也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是以头位改变所诱发的、反复发作的短暂眩晕和特征性眼球震颤为表现的外周前庭病变。
(1)良性——尽管症状非常强烈和难以忍受,但不会危及生命;常具有自限性,易复发,部分有自愈倾向。
(2)阵发性——它持续的时间很短(30s-2min,通常少于1min)。
(3)位置性——是指这个疾病与位置有很密切的关系,常见的诱发动作有:起卧床、头前倾、头后仰、床上翻身和快速转头等。
(4)眩晕——闭眼感觉自己在旋转,睁眼周围的环境在旋转。
什么是“耳石”
“耳石症”是人的耳朵里长的石头吗?还是耳屎没掏干净嘛?
“耳石”的本质是一种碳酸钙盐结晶,生长于内耳的平衡器官(即球囊和椭圆囊)里面,外形酷似小石子,起到调整人体平衡的功能。每当人体体位发生改变时,耳石会在位砂膜微绒毛上游移,通过感受器官神经的传导通知大脑,让身体保持在平衡状态。例如:突然起身转头时,耳石通过游移让大脑发出一系列相关指令,确保不会因此产生眩晕而摔倒。
多数人认为,耳石碎片脱落移位至半规管内,导致半规管内流体动力学异常是 BPPV 的主要病理机制。简而言之,是耳石颗粒离家出走,比如年龄因素、受到外伤、快速甩头,耳石都可能掉进不当的位置,这时候,只要变换体位,耳石在内淋巴液里晃荡一下,人就会感到天旋地转。直到头不动,耳石重新沉积下来,眩晕才会停止。
“耳石症”的原因是什么
病因较为复杂,部分患者病因不明确;可继发于头部外伤,病毒性神经炎,椎-基底动脉循环障碍,部分耳部疾病,如梅尼埃病、中耳炎等;体内钙离子代谢的变化可能也与耳石症的发生有关。
诱因:头部运动位置变化时可诱发旋转性眩晕。
根据流行病学研究,耳石症有随年龄增大患病率增高的特点,因此,耳石症中的老年患者的较为多见,女性多于男性。此外,长期伏案工作的人以及老年人都属于易感人群。
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得了耳石症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了在躺下、起床、抬头、弯腰或低头等特定位置出现的短暂眩晕,而在日常其他活动正常,则需要考虑自己是否罹患耳石症了。
一般的医学影像学检查(如CT和X光检查)或实验室检验都不能确诊BPPV。耳石症的诊断,一方面需要患者的典型病史(如上所述),另一方面,需要专科检查,我们称之为“变位试验”,包括“Dix-Hallpike试验和Roll试验”,在这些诊断试验中出现典型的“特征性眼震”,即可诊断。
耳石症如何治疗
耳石症发病后一般药物疗效并不理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专业医生通过一定的手法将患者的耳石复位。复位成功,眩晕立即消失。
大家有如果有了头晕的毛病,记得去耳鼻喉科检查一下,看看是不是"耳石症",或者前庭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