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发霉了!What?是的,鼻窦发霉了!!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日常诊疗中,经常遇到不明原因头痛、鼻腔异味、涕中带血或回吸涕中带血的病人,其实是一种临床中常见的鼻科特异性感染性疾病——真菌性鼻窦炎。今天就来了解一下吧。
【症状】
真菌性鼻窦炎有非侵袭性和侵袭性之分,前者仅表现为局部症状,通常无全身症状;后者真菌感染扩散,可表现出严重的全身并发症。尤其是急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症状重、进展快,致死率高。
1.真菌性鼻窦炎常常出现鼻塞、流脓涕的症状,酷似慢性鼻窦炎。此时如按常规慢性鼻窦炎治疗后无好转,需考虑该病或其他原因。
2.涕中带血或回吸涕中带血;擤鼻涕时,偶可有灰白色、褐色、黑色的团块状物质脱出,或涕中掺杂有污秽的碎屑或干酪样物。
3.面部压迫感或紧绷感、膨隆;压迫眶下神经致疼痛;头痛。
4.合并变应性鼻炎(过敏性鼻炎)者,还伴有阵发性打喷嚏、流大量清水样鼻涕、鼻痒等症状。
5.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可伴有发热、眶周及颜面部肿胀疼痛、眼球突出、视力下降、剧烈头痛、意识模糊等。
6.也有部分患者,无任何临床表现。
鼻窦真菌团块
【致病真菌和易感因素】
常见的致病真菌是曲霉菌,另外还有念珠菌、鼻孢子菌、毛霉菌和申克孢子丝菌。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大多是由毛霉菌感染所致。
传统观念认为,机体在长期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接受放射治疗等情况下患病;糖尿病、大面积烧伤等也是易感因素。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健康个体罹患该病,故认为可能为真菌在机体抵御侵袭能力下降的某一局部致病。换而言之,真菌是条件致病菌,当机体整体或局部的抵抗力下降时,易患该病。
曲霉菌
【易感人群】
1.曲霉菌感染与职业有关,较多见于鸟类、鸽类饲养员、粮仓管理员、农民、伐木工人、酿造业工人等。
2.毛霉菌感染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器官移植、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广谱抗生素、放疗及HIV患者。
【检查手段】
1.内镜检查:部分患者在进行鼻内镜或电子鼻咽镜检查时,见到褐色、灰褐色碎屑状、团块状物质。
2.CT检查作为鼻窦疾病的首选检查,以鼻窦内高密度钙化斑为其特征性影像学依据。无症状的真菌性鼻窦炎,多在行头部及其附属器官的CT检查时意外发现。
3.MRI主要用于了解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黏膜和邻近组织受侵的情况。
内镜检查上颌窦真菌团块
CT检查右侧上颌窦真菌感染
【治疗方法】
1.首选手术治疗,通过鼻内镜手术清除鼻窦内病变,建立/恢复鼻窦的通气和引流;如病变侵袭黏膜和邻近组织,需行鼻窦清创,并广泛切除受累的黏膜和骨壁。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真菌性鼻窦炎无确切的保守治疗方法,一旦罹患,均应及早手术治疗。
2.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术后必须使用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等。
3.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术后必须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控制病情。
鼻内镜手术
【术后随访】
鼻内镜手术后,需定期进行鼻内镜检查和清理,以了解恢复情况和有无复发,及早处理异常情况。
术后两周起,每周复查一次,连续3~4次。此后,根据复查情况,每2~4周复查一次,连续4~6次。
随访期间,务必遵医嘱规律地、长程地使用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