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慢乙肝治疗的过程中,很多患者因为对慢乙肝的认识错误不能及时就医,或者在治疗中存在误区、不能坚持规范治疗,导致疾病进展。因此我们必须走出误区,正确认识自身情况。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十大常见的误区:
一、肝功能正常=肝脏正常
肝功能正常,并不能说明肝脏就没有病变,而还应同时进行肝炎病毒特异性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这样才能准确地说明肝脏有无病变。
二、甲胎蛋白升高一定是肝癌
甲胎蛋白(AFP)升高对早期筛查肝癌很重要,但并不是其升高就代表一定是肝癌,还应结合影像学的检查,特别是超声波、CT / 磁共振等。肝脏明显炎症时, AFP 也可升高。
三、肝脏硬度数值高=肝硬化
肝脏硬度数值高不一定表示肝脏就“硬化”了。肝脏瞬时弹性检测(用一种叫FibroScan 的仪器测定)的测定成功率受肥胖、肋间隙大小等因素影响,其测定值受肝脏脂肪变、炎性坏死及胆汁淤积的影响。
四、“大三阳”比“小三阳”更严重
“大三阳”患者若乙肝病毒DNA阳性但肝功能一直维持正常,表示患者正处于免疫耐受期,病情稳定不需要药物治疗。
“小三阳“患者若乙肝病毒DNA阳性合并肝功能异常,这类患者大多年龄偏大,容易发展成为肝硬化或肝癌。
所以不能仅凭”大三阳“还是”小三阳“判断病情轻重,需要结合肝功能、乙肝病毒DNA等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五、没有症状不需要治疗
没有症状不代表肝脏没有损伤。感染乙肝病毒后,可表现为不发病,但又不能清除病毒,使病毒与人体处于共存状态,成为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但是因为乙肝表面抗原依然存在,病毒仍可在肝脏内复制。即使是有些病人已经发展成慢性肝炎、肝硬化,也可以没有症状,因此,慢性乙肝即使无症状,定期检查非常重要,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六、两对半和肝功能正常就不用做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
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的意义在于:发现隐匿性乙肝病例、HBV携带者的预后评估、把握治疗指针、评价抗病毒疗效,保证血源的安全性。两对半、肝功能和病毒定量检测是反映疾病的不同方面的情况,不可互相替代。
七、治疗期间不监测随访
慢性乙肝治疗需要定期监测、随访,以便医生对病情发展变化及时了解、尽早干预,同时及时发现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从而针对性调整,提高治疗效果和用药的安全性。
八、盲目相信各种广告
谨慎听取各种广告信息,如“特效中药,可分离乙肝病毒并彻底杀灭”,“祖传秘方治乙肝”,“基因疗法治疗乙肝”,“专治乙肝,包转阴,无效退款90%”这一类的广告语都不要听信,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公认的有确切抗乙肝病毒疗效的中药,而公认的最有效的抗乙肝病毒药物是核苷类药物和干扰素;对于基因疗法,1990年至今,全世界用于基因治疗的临床病例仅3278例,中国仅14例,用于肝炎基因治疗的方案及临床病例全世界均为零。
九、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为时已晚
乙肝病毒DNA阳性、转氨酶较高的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比慢性肝炎的患者是更重要。这类肝硬化患者如果是代偿期,就需要立即进行抗病毒治疗,阻断进展成为失代偿期肝硬化。乙肝病毒DNA阳性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更为紧急,需要亡羊补牢,减少其发生肝癌的风险,延长其生命周期,提高生活质量。
十、乙肝病毒DNA转阴后擅自停药
抗病毒治疗需要结合乙肝病毒DNA、肝功能、乙肝两对半、肝组织学检查等多项临床指标以确定是否可以停药。擅自停药会导致病毒控制不佳、病毒耐药反弹、病情加重甚至肝衰竭而造成严重后果,增加再治疗难度及治疗成本,得不偿失。所以停药需要和医生沟通决定,不可以擅自停药。在达到一定疗效后,建议您在医生的指导下停药,停药后仍应定期去医院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