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冬季,
随着气温变化快、温差大,
正是呼吸道、肠道传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
如何有效预防这些传染性疾病?
一旦发现这些传染性疾病,应采取什么措施?
今天,小编带你了解第五期:
手足口病
什么是手足口病?
1.传染源:患儿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手足口病隐性感染率高。肠道病毒适合在湿、热的环境下生存,可通过感染者的粪便、咽喉分泌物、唾液和疱疹液等广泛传播。
2.传播途径:密切接触是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水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3.易感人群: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
4.主要表现:
①普通病例表现: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多在一周内痊愈,愈后良好。
②重症病例表现: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可接种EV71疫苗预防EV71型手足口病。
5.并发症及危害:少数患儿发病后迅速累及神经系统,表现为脑干脑炎、脑脊髓炎、脑脊髓膜炎等,发展为循环衰竭、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患儿病死率高。
6.隔离期:至发病后14天。
1、做好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
2、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3、尽量少让学生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
4、注意学生的营养、休息,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隔离时间2-3周)。
图文来源于网络
图/文:欧阳雪
审核:唐娟 王雪容